技術文章
ip防護等級(防塵等級和防水等級)劃分及標準
ip防護等級(防塵等級和防水等級)劃分及標準
IP防護等級一般指電子電工產(chǎn)品的外殼防護性能,包括防塵和防水兩個部分。
防護等級:是指按照標準規(guī)定的試驗方法,確定外殼對人接近危險部件,防止固體異物進入或水進入所提供的防護程度。
IP代碼的意義:第一位特征數(shù)字是代表防塵等級,第二位特征數(shù)字代表防水等級。
防護等級代碼
第一位特征數(shù)字
第二位特征數(shù)字
補充字母
IP65
防塵等級為6
防水等級為5
無規(guī)定
IP43
防塵等級為4
防水等級為3
無規(guī)定
IP5X
防塵等級為5
無要求
無規(guī)定
IPX4
無要求
防水等級為4
無規(guī)定
IPX4M
無要求
防水等級為4
試驗時,試樣需運行
IP43S
防塵等級為4
防水等級為3
試驗時,試樣需靜止
IPX5/IPX7/IPX9
無要求
滿足防水等級5/7/9三種
無規(guī)定
以上是對IP防護等級的含義舉例說明,下面詳細介紹每個防護等級數(shù)字代表的意義:
第一位數(shù)字
對固體異物的防護范圍
對人接近危險部件的防護說明
0
無防護
對外界的人或物無任何特殊防護,可接觸危險部件
1
防止直徑大于50mm的異物進入;
直徑大于50mm的物體不得完全進入殼內(nèi)
防止人員的手背(手掌)進入接近危險部件;
直徑50mm的球形試具應于危險部件有足夠間隙
2
防止直徑大于12.5mm的異物進入;
直徑大于12.5mm的物體不得完全進入殼內(nèi)
防止手指進入接近危險部件(直徑12mm長80mm的鉸鏈手指與危險部件有足夠間隙)
3
防止直徑大于2.5mm的異物進入;
直徑大于2.5mm的物體不得完全進入殼內(nèi)
防止工具接近危險部件;
直徑2.5mm的試具不得進入殼內(nèi)
4
防止直徑大于1.0mm的異物進入;
直徑大于1.0mm的物體不得完全進入殼內(nèi)
防止金屬線接近危險部件;
直徑1.0mm的試具不得進入殼內(nèi)
5
防塵;
不能完全防塵進入,但進入灰塵的量不得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,不影響安全;
防止金屬線接近危險部件;
直徑1.0mm的試具不得進入殼內(nèi)
6
塵密;
完全無灰塵進入
防止金屬線接近危險部件;
直徑1.0mm的試具不得進入殼內(nèi)
- 上一個:
- IP防護等級試驗標準與判定方法
- 下一個:
- 外殼IP防水與防塵的區(qū)別